時代雜誌亞洲版用「中國贏了」做標題,宣示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的時代即將來臨
在過往20年,全世界用各式各樣的預言看衰中國,中國卻用自己的方式,在世界舞台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美國如何走下神壇?中國如何站到舞台中央?
這一刻,我想用共產黨的語言表示:我們來「總結一下…」
自由、民主、人權、資本主義,我們習以為常的現代化配套方案,是上一個典範
中國正在證明,也有別的方式可以進入現代化社會,
所謂的中國式成功方案,要先釐清到底何謂成功?何謂贏?
如果一個社會的成功,取決於這個社會的民主化或自由程度,那麼,中國就不會贏
再清楚不過,現在所謂的「贏」,指的還是「經濟」與「影響力」,而這兩者相互影響
美國走下神壇是時代的偶然,歷史的必然,
川普當選只是最後的現象,美國不想負起第一名的責任才是主要原因,
美國為何不想負擔第一的責任?
因為當第一很累、當第一很貴,
而IS和恐怖主義,則是當第一很累的原因之一,
2008華爾街的金融風暴,則是第一名遭到其他人鄙視的前因,
在往前回溯,當年把中東玩亂,甚至製造出IS的組織,
也是當時第一的美國不負責任的行動所造成的,
而今,看到西方被自己種的樹給絆倒,
美國,愈來愈無力承擔第一的位置,
但這些充份條件,還不足以讓美國的位階被挑戰,
另一個可以擔任新的第一的角色,才是必要條件,中國於是順勢而起
中國站上舞台中央,充份條件是地大物博,
資源稟賦充份是先天優勢,只是中國共產黨或者共產主義,延誤30年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崛起,無法證明共產主義成功,因為現在的中國很資本主義。
中國崛起,可以證明專制的政治制度確實有效率,但無法證明民主制度失敗,
民主制度,從來就是政治的防腐劑自居,但民主就必然不效率,
專制不是毒藥,民主不是解藥,如何均衡攝取才是未來政治的研究方向。
中國崛起,可以證明一黨專政與政黨政治的分別,
政黨政治可以確保民主的可選擇性,但政黨利益與國家利益不近相同,當政黨獲得國家的政權,到底是為政黨利益服務還是國家利益?
這個問題,是中國崛起後,西方國家開始要思考的,
一黨專政不民主,但至少國家利益被包含在黨的利益之下,兩者沒有衝突,就沒有不效率。
中國崛起,可以證明人民對富足、自由、人權的價值取捨,
我們常說「衣食足然後之榮辱」,西方也常預言中國會因為富足而開始要求自由人權,
事實是,中國的有效控制住富足而後要求自由的民意,
因為讓個人擁有經濟的自由、選擇的自由,
中國似乎在選擇自由和思想自由、參政自由上畫出一條「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界線。
但,無論中國走出多麼不一樣的路,無論中國如何讓現代國家自我反省,
這些震憾,都還不足以造成「中國贏了」的結果,
中國的領導者,一代一代的傳承、辯證、批判,堅持讓大國崛起的決心,才是「中國贏了」的必要條件,
並不是領導人都那麼重要,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專制政體,
專制體制下,領導人幾乎是國家經濟富強的絕對因素,
就像皇權時代的亞歷山大、凱撒、漢武帝、李世民等人,一個領導者成就一個盛世,
但,同理,沒有這個領導者就沒有這個盛世,
所以中國的下一題,是如何確保下一個或繼任的領導人也會很優秀,
如果中國要堅持專制的政治體制。
最後,自由、民主、人權、資本主義到底哪些是硬道理?哪些只是好東西?哪些是配套?
中國贏了,可以看出來,資本主義確實具有推動經濟運轉的效果,
個體追求自身利益,確實會帶來整體資源的配置最佳化,
但,國家也是一個追求自身利益的個體,國家對於自身利益的追求,也會帶動國內資源的配置調整,
國家的自身利益取捨與資源配置,在專制體系下,就是領導者決定論,
但,當我們要把個體自身利益追逐,放大到個體自由意志的極大化,然後推廣到政治上的民主制度,
就未必那麼理所當然,至少中國經驗告訴我們,邏輯不是那麼簡單,
國家政體的典範正在移轉,注意,這不是共產主義的成功,
但絕對是專制政體的復興案例,民主思想正在被挑戰。
當我們進入資訊快速傳播的時代,
西方民主國家,似乎呈現出「民意過敏反應」的現象,
每個民主體制,都有民粹化、民意過度反應、民意情緒反應的不效率現象,
相對的,代理政治或專制決策,反而成為一個防火牆,讓過度反應的民意不會影響國家政策,
我相信,獨裁專制絕對不是好的決策模式,盛世也無法在這個體制下長久,
但,我們都還不知道,資訊完全流通的時代,
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政治體制,才會是對人類最好的制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