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的黑板上
簡單幾行尚未被擦去的字跡

「要交心得(reflection)
有骨有肉
有血有淚
有情有義」

空了一行,再接下去

「不可無病呻吟
不可抄網路文章」

這老師挺有趣的
把報告的要求簡單的勾勒出來
但「無病呻吟」這四個字
卻讓我幾經思量
學生時代
確實有經歷過明明沒有心得
卻為了要報告而硬湊些文字的窘境
但現在
心情超市裡的文章
會不會也算是某種形式的無病呻吟呢?
紀錄日常生活中的瑣碎點滴
會不會是這個老師所謂的無病呻吟呢?

就因為這一個念頭
讓我戰戰兢兢地回顧了一下以前的文章
就深怕自己無病呻吟慣了
還自以為這算是一種文人氣質

所幸
自我檢視的結果
應該沒有太多無病呻吟的案例
對愛德華而言
無病呻吟真的是一種嚴厲的指控
心情超市的每個字
都是愛德華親手按出來的
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若說是無病呻吟
則是直接質疑起這個孩子的存在價值
簡直就是致命的批評

當然
不會每篇文章都是好文章
就像
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各位心情超市的貴賓們
你們有決定喜好與否的權利
但雖然是壞孩子
對愛德華而言仍然是我的孩子
我把他們生出來
就有義務把他們擺上來
各位嘉賓們
你們只要撿自己喜歡的看就好了
不喜歡的
就讓我任性地放在原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