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悲哀
就是讓想做事的人做不了事
這和另外一種悲哀一樣
就是逼不想做事的人做事
說穿了
就是勉強、勉為其難

我時常在想
這世界
沒有那麼多不得已
做與不做
你可以自己決定
沒有人可以逼你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

一定有人會說
這樣的想法太理想了、太天真了
這個世界有很多事
是妥協的產物
不可能事事皆如人意
做不想做的事、不能做想做的事
這都是常態

也對!
在社會打滾那麼久
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些世事
《自主、自覺》太理想了
我們若有那麼多堅持、那麼多自己
根本不要想在組織中生存

若是看盡了這些勉強、委屈、妥協、不得已
卻還是主張《自主、自覺、自我意識》
那豈不是更難能可貴

在機構化社會中
個體的「去自我化」是很容易發生的
因為若有太多自我主張
將使得整個社會運作更為困難
所以個體趨同、屈就於系統中
成為降低生存成本的必然

但是
個體始終擁有一張王牌
就是「離開」
離開一個組織、一個機構、一個體系
就有機會重新擁有自我
但能夠主張「離開」的人
不多
很多人不敢用這張王牌
很多人不曉得有這張王牌
但也有很多人樂於被奴役而放棄這張王牌

認識這張王牌很重要
當你知道有這張王牌
而且知道如何使用這張王牌
你會發現
很多的不得已
不再那麼不得已
當你知道其實你還有選擇的時候
你會發現
很多看似沒有選擇的事情
變成是你自己選擇這麼做

重新檢視後會發現
有時候
自怨自哀地說:沒有選擇、委曲求全
其實只是一種逃避
把自己放在一種不得已的前提下
可以避免自己選擇所必須承擔的後果
一個人說:「沒辦法啊!這是公司要求我們這麼做!」
他的意思是說:「這麼做的結果,我不想負責!」
寧願放棄自覺
選擇被奴役
只是因為
不願面對自己選擇的結果

「你想做,於是你去做」
這是自由
「你做,因為這是你想做的」
這就是活在當下
正視自己的每個當下
確認自己每個當下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實
每個人都很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