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rigger,誘發物

「每個偉大的故事,都來自於一個平凡到幾乎讓人忽略的Trigger」

 

我們舉辦了一場「大學生的學習紀錄」競賽。

我問主辦同事:「那些優秀的大學生的故事,有多少比例是他們大一就有明確的目標與規劃?」

 

他回覆說:「與《哈佛名師教你如何讀大學》書中所言一致,大部分的故事都源自於一個觸發點(trigger),而不是一開始就規劃好的途徑。」

 

於是,我們應該要修正,我們所要標榜的價值,不是大學生們的「成功典範」或「結果」,而是鼓勵大學生尋找自己的trigger創造自己的故事,這些成功典範的trigger可能比其結果更值得我們宣揚,所以未來的衍伸性活動應該著重於「鼓勵大學生多元接觸、豐富生活,以尋找到創造成功故事的trigger」

 

緊接著是第二次的修正,「trigger需要被尋找得嗎?」或者「trigger無所不在,只是大部分的人沒有認真生活而忽略了身旁的trigger?」

 

參加一場演講可以是trigger、跟朋友吵架也可以是trigger、男朋友的一席話可以是trigger、被老師數落一頓也可以是trigger,簡言之,問題不在於大學生沒有機會找到trigger,而是大學生可能沒有認真生活而無法體會到身旁的trigger,所以我們的活動應該著眼於「提供一套方法,讓大學生能夠辨識出生命中的trigger,進而發展與眾不同的大學生活。」

 

總之,透過一次次對話與修正,我們將推廣標的從「故事」修正為「概念」再修正為「方法論」,到了方法論的層次,就成為具體可操作、可複製、可被學習的內容,至少對我而言,這是非常特別、具有啟發性,而且源自於事實基礎的一場思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trigger
    全站熱搜

    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