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_20160101_174618 (2).jpg

在教育諮詢的經驗中,一個場景不停地反覆發生:學測後,家長帶著孩子來到我們面前,對於孩子的科系選擇不停地發言詢問,而我們轉頭問孩子怎麼想?孩子卻支支吾吾說不出想法,也問不出問題。

我心裡總是納悶:這是誰的選擇?誰的責任?誰的未來?

 

十二年國教,將教育從小學到高中加以整合,但也代表教育到了高中三年級,就不會再跟未來大學的教育連貫起來。從小到大學習的國、英、數、社、自(五大科、十小科),跟大學科系的關聯性是什麼?教育體系從來沒有處理,彷彿是學習者自己就能解決的問題,但沒有讀過大學又如何知道這些專業領域跟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是何關係?換言之,如果高中生想要不透過家長的協助,自行處理科系選擇的問題,根本是要一個沒去過遊樂園的人,寫一篇遊樂園的遊記。一個沒有寫過電腦程式的孩子,如何說服別人未來要成為軟體工程師?一個連板球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孩子,未來怎麼可能成為板球選手?一個英文好的孩子,就一定適合唸英文系、讀莎士比亞嗎?

難怪,家長會擔心、會比孩子還焦急,那個孩子無關緊要但家長心急如焚的景象,不正是阿德勒心理學中,讓孩子卡關、讓孩子可以埋怨過去、讓孩子未來有所藉口的場景?但,孩子真的沒有足夠的生命經驗可以處理啊!

 

教育的斷層確實存在,國、英、數、自、社是高中的核心課程也不會改變,所以高中的課外學習就格外重要,家庭活動、社團活動、寒暑假營隊、自主進修等,讓孩子親自參與各種可能的學習領域,養昆蟲、種盆栽、逛藝廊、當志工、做木工,讓孩子探索與操作各種可能的技能,「天賦」與生俱來,但絕不是輕易得知,要透過學習探索的過程才會知道自己天賦所在,唯有這樣,才能自己弭平教育的斷層,讓自己的天賦照亮自己的未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育 學習探索 課外學習
    全站熱搜

    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